服务热线:13895448712
当前位置: CQ9电子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【 五大任务落实】三代林业人:守护CQ9电子好心中那片绿

时间:2024-03-20 13:15:02 文章作者:小编 点击:

  CQ9电子俯瞰祖国北疆,中蒙边境之地,绿色的长城宛如一条深邃的绸带,横卧在林海之间。这,正是大兴安岭南麓的白狼林业局。林海苍茫无际,绿草如茵如画,这抹浓绿,就像青春的篇章,岁月的印记,几代白狼林业人用他们的热血与汗水,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,他们用无私的奉献CQ9电子,捍卫着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。他们,是这片土地的守望者,是这片绿色的守护者。

  三代的林业传承,是一部活生生的生态史诗。在白狼林业局的深处,有一家人,三代人皆与青山为伍,从植树造林到守林护林,他们口中吟唱着流传的林谚,静静守护着这一方绿意盎然的山水;他们脚下穿着始终如一的解放鞋,以双脚记录着林场的发展历程。

  他们以坚毅和辛勤,将个人的命运与林场的兴衰紧密相连,在这深山之间,演奏出了一曲曲激昂且动人的绿色赞歌。他们的故事,是林业人的骄傲,更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绿色篇章。

  85后的青年王强驾驶着越野车进入山区进行巡逻,这是他回到森林地区的第十二个年头。

  1962年,王强的祖父王世民拿起斧头走进这片森林之海,成为了大兴安岭的一名伐木工人。每天CQ9电子,他早在日出之前上山,至日落后才收工。他的工作不仅仅是砍伐树木,更要精确地测量每棵树的直径。这样的辛勤努力,让他在一天内最多能够砍伐长达7立方米的木材。

  1952年,大兴安岭被开拓为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地,“走上高高的兴安岭”的歌声也随着这片森林的繁荣而传遍了南北大地。这里的木材资源丰富,伐木工人们拥有无尽的木材可供采伐。

  “顺山倒呦么嗬嘿……”王世民在客厅喊起号子,这一声号子是伐木工人们的集体记忆。王世民说,伐木区要砍伐的树木都打上了标记,工人们挑好的采伐,两人一组,一人砍伐,一人打望,树倒的时候,根据方向喊着“迎山倒”“横山倒”的号子。

  1981年,王世民19岁的大儿子王德彬,接过父亲手中的斧头,成为大兴安岭第二代林业工人,也是最后一代伐木工。王德彬成为林业工人时,工作内容跟父亲已经不一样了。他每年5月要参加植树,每年植树300棵,必须保证成活。

  大兴安岭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可到零下五十多摄氏度,全年无霜期只有3个月左右。寒冷的气候使林木生长缓慢,在良好的土质条件下,种植的小树也要100多年才能成为成熟林。“30多年才长到18厘米粗。”王德彬指着对面山上的一片树林说。每年树植完了,又要继续伐木。

  “砍着砍着就想,我们都砍完了,以后孩子们砍啥啊?”王德彬说。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,白狼林业局成为了国家首批试点单位,天然林不让继续砍伐了。

  2003年,一场森林大火烧到了白狼镇,“8万公顷的林地,烧掉了6万公顷。”王德彬说,大火熄灭后,已经没有树砍了,他们也下岗了。

  王德彬一家陷入了生活困境。这时,镇上一名退休工人找到他说,可以培育树苗,向外销售挣钱。王德彬跟着老工人一起育树苗,“我卖出的树苗累计有几万棵了,相当于一个小森林。儿子结婚什么的,都是靠这些树苗。”王德彬推开小院,里面的落叶松树苗已经半人高。

  如今,白狼镇依托林海、冰雪风光和林俗文化,大力发展旅游业,真正实现从“砍树到看树”的转变。因林而建的小镇正朝着因林而兴发展,绿水青山正在变成线月,王强退伍回来,在外打拼一圈后,还是回到了白狼林业局,成了一名“林三代”CQ9电子。

  “对我而言,林场是生我、养我的地方CQ9电子,是我的‘根’,我对这里是很有感情的。”谈及为何要回到林场工作,王强动容地说。王强小时候,父亲经常将他带到林场各林区,林场和林区的叔叔阿姨都抱过他、给过他无微不至的关怀,更将林场职工的质朴真诚留在他心中,也许是一种传承,他不仅爱青山绿水,他更爱那些淳朴得如山一般、清澄得像树一样的林场职工。从部队转业后,王强一心想回到那片土地,成为名副其实的林业守护人,开始他的林业职业生涯。

  王强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复。早上8点,走进自己巡护的森林,排查火灾隐患、打枝桠、捡枯枝。“还是舍不得这片林子,我爷爷、父亲都是为林业做了贡献的,到我这不能断了。”王强说,同为林业工人,但是从爷爷到父亲,再到他这一代,性质完全不一样了,“爷爷是伐木工,父亲除了砍伐还有育林,我这一辈就是护林。”

  王强说,他们一家三代林业工人,走着同一条大兴安岭进山之路,但是行走的“方式”已经改变,三代人正好也是大兴安岭林业转变的三个时代缩影,“我们家三代人都在这片林海,我爷爷我爸爸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年华CQ9电子。现在轮到我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,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。努力为把北疆绿色长城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功能完备、牢不可破贡献自己的力量”。


标签:林业新闻

【产品推荐】